近年來隨著防火意識的提高,除了規定需配備滅火器的企業商辦、公共空間等各類場所以外,一般民眾也開始會在生活環境中,配備家用滅火器及車用滅火器,也因此市面上陸續出現各式以「家用迷你型」、「便利噴霧型」為主打的滅火產品。
但是大家知道嗎?此類標榜迷你、便攜的噴霧式小型滅火產品,「並未列入」國家認可範圍,因此不能稱作是滅火器,在構造、安全和滅火性能上,也都沒有國家認證保障,即使取得其他檢驗機構的試驗報告,也僅針對送檢測的「樣品」負責,無法擴及每一支產品。
根據內政部消防署《滅火器認可基準》規範內容,明確指出噴霧式簡易滅火器具「不適用」於此條例,換句話說,總重量 900g 以下的小型噴霧型滅火器具,僅只是具有某種程度滅火效果的產品,並非被國家正式認可的滅火器,若是以「滅火器」的名義進行販售,即違反《消防法》及《消防法施行細則》的規定。
所以,市面上以「超越國內法規」等說詞,宣稱是滅火器的小型噴霧型滅火器具或產品,都未取得國家的正式認可,在使用時也就少了一分安全保障。
▲噴霧式滅火產品未列入國家認可,不可稱作滅火器
噴霧式小型滅火器【迷思二】:分次使用好方便?
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的滅火藥劑,都需填充適當的氣壓壓力,才能將滅火藥劑推擠出來、達到所設計的滅火效果,因此,若滅火器內的充填壓力降低、減損或漏失,都會影響滅火性能。
而噴霧型滅火產品瓶身容量小,使用後瓶內壓力降低的幅度大,不論是滅火藥劑剩餘量或殘存壓力值,都不符合原先設計值,也就無法達到所聲稱的滅火效果。
另外,噴霧型滅火產品「並無裝設」指示壓力表,因此我們很難從外觀判斷瓶內壓力是否降低或漏失、是否需更換或充裝,只能依靠猜測或運氣,一旦發生火災,十分容易讓自己和家人陷於險境中。
綜合上述,在不了解瓶內滅火藥劑量和壓力狀況下「分次使用」,不但沒有比較方便、省心,反而帶來了安全威脅,在使用滅火器或類似的滅火產品時,還是必須以壓力表作為判斷依據,並一次使用完畢,才能真正保障安全。
噴霧式小型滅火器【迷思三】:噴射距離好像很遠?
一般在使用滅火器滅火時,氧氣會隨著藥劑一起進入火源,因此在初期會產生火勢變大的現象,所以為了安全起見,即使是要撲滅火勢小的火災,也會使用噴射距離「維持」1 公尺的滅火器進行滅火,而噴射距離的遠近、持續時間的長短,就需要藉由瓶身內的壓力來維持。
但就如第二點中所提到的,噴霧式滅火產品因容量小,在前段壓力噴射釋出後,就會因為壓力降低、減損,而產生滅火距離越縮越近的情況,因此失去滅火產品的保護效果,讓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。
噴霧式小型滅火器【迷思四】:滅火面積很廣?很大?
在《滅火器認可基準》規範中,明確訂定出嚴格的滅火性能標準,必須於規定的場所、設施、風速等條件下進行測試,並針對各類火災設置不同尺度的滅火模型,如:乾燥木材堆火災、油盤火災等等,以確保滅火器的滅火效能值。
在市面上銷售的滅火產品,常以在地面、物品表面潑灑汽油,或是燃燒垃圾桶中的廢紙,以淺薄表層的火災來作滅火效果的呈現,另外,在進行滅火測試前,也多以滅火產品的性能限制為前提,事先規劃引燃與使用時機點,好讓滅火效果壯觀、看起來有效,進而使消費者能買單。
但火災會在何時、何地發生?何物起火?何人在場?發現時的火勢大小等條件,都是無法控制或預知的,因此,這類沒有考慮「最壞火災情境(The Worst Fire Scenarios)」,且未通過滅火性能測試規範的滅火器或類似產品,並不具有真正能放心信賴的滅火效能,當火災發生時,能否提供有效的人身保障也令人存疑。
▲滅火效能有嚴謹規範,並非使用淺層大範圍燃燒做效果